[一間對舊生無條件接納的名校]
近日,跑馬地一間傳統名校,因為畢業生在門外拍照不肯回家,有老師「情急」報警處理,惹來香港社會強烈反彈.大家對教育精神的甚麼,來了一場民間大辯論.事件過了一周熱議仍未減退.
我自己畢業於另一間跑馬地名校.說實在,相比同屆中同的投入,我對alma mater的歸屬感相對平淡.看到幾十歲的人談到中學時那種發燒熱情,我顯得頗冷漠.怎樣說呢?我感激中學教我的一切,但我同時知道,這種名校也重視紀律,我的校服髮型皮鞋款式經常被捉,被認為不能附合「淑女」典範,是我中學生活的家常便飯.從來我都覺得,自己和母校的精英女生形象格格不入.
當我知道要訪問跨性別人士Beatrice,也知道攝制隊正聯絡她二十年前入讀的一間九龍區教會背景名校,最初心裡還覺得,「一間男校名校,如何可以讓一位舊生,以一位女生的身份回歸」?想不到,這間學校就是有這個胸襟.
Beatrice對母校仍然有深厚感情.她訴說即使當時以男生讀書時感到非常不舒服,例如被同學排斥因為自己太「娘娘腔」,但感謝學校教她不服輸,為理想追求到底的價值觀.
她說,幾年前,學校周年活動裡,已經變性的她,掙扎着要否回去參加晚宴.她最終穿了一條紅裙子走入宴會裡,有教過她的男老師問她:「Miss,怎麼我不認得你,你以前在這裡教書嗎?」Beatrice覺得十分開心,這位老師不認得她其實是舊生.
眾舊同學全部以西裝外套配校呔的打扮參加舊生活動,萬綠叢中一點紅,這些已屆中年的男人,都在傳媒裡知道Beatrice的故事,大家都沒有煞有介事,平淡地閒話家常,談談孩子,談談工作.
今次訪問,Beatrice是畢業後第一次回到校園.拍攝當日,學校只派出一名職員協助拍攝,對於我們問甚麼問題,談的話題,給我們完全的自由度.我看到漂亮的校園,男孩子在球場上踢球,看到Beatrice舒舒服服地坐在草地上跟我們談天.那一刻,我覺得,這間學校,好有愛.
這一集《鏗鏘說》之所以動人,除了是因為Beatrice走過了千山萬水的經歷外,我見證一間香港傳統名校,如何無條件接納一位畢業生,即使學生的身份已經改變了,學校仍然站在舊生的那一邊.這種寬容,潤物細無聲,才是見證了教育精神的最高境界.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NuRhjXXAFc